top of page

RUIS

#JerryGoesToShanghai

记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上海(并非转机)是在2011年去纽约之前。那时还没满14岁的我,和爸爸一起漫步在二月的外滩。过年前的上海,没有了往日中国大都市五湖四海汇聚一堂的热闹非凡,冷清的大街配上外滩和对岸陆家嘴依然华丽的灯火,仿佛第一次出远门的我就已经身在国外一般。

然而这一次别过了上海,却是六年以后的今年才有机会和他重逢了。这次回国前,我就做了计划和好朋友Sherry一起去上海游玩。

 

在airbnb上订了这间精致小民宿。改造自法租界的老弄堂,有情调的房东小姐姐将房子从里到外打造成了充满风情的住宿,就像上海法租界街道的建筑一般,有着中西结合的独特风味。

 

也许上海作为中国老牌口岸和受到殖民文化的影响,好似上海的文化里就掺着西化的元素。印象中的上海,就是在当时整个中华都处于水深火热时,却能在街头看到身着高级旗袍的富家小姐摇曳着她们的婀娜身姿,步履款款地走向侯在街口的黄包车去百货中心购物;商界政界人物频频出入各大高级场所;极其东方的城市在上世纪早有欧洲人的面孔出现在街头的城市。

我们没有去专门为宣传老上海文化而建的新天地。但当我们走近静安寺时,却被他恍若隔世般置身现代繁华都市借口的古朴宁静所惊讶。进到寺内,也感叹于寺庙及其陈设用料华美,维护完好,并没有以前参观其他寺庙时所见的那种隐约的破败感。焚香袅袅的大香炉前,也有信者频频尝试投币进入镂空处,若投进则代表好运将至。

来到人山人海的外滩,我们先在外滩三号的美式餐厅内喝下午茶小憩。从露台向对岸望,便是陆家嘴。露台上的五星红旗和背后林立的摩登高楼仿佛在说: this is China, and we’re different now.

四十度的上海也没能阻止我们漫步的心。外滩欧式设计的建筑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并未走进一家家进驻在华丽老宅里的银行,但听说很多银行大厅里都像欧式教堂一般,依然保持着油画壁画和辉煌的灯火。

晚上到了对岸陆家嘴,便看到了著名的“三件套”————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世界上的城市大抵在某些程度上都有些相似,犹如山一般的高楼,让我有一瞬间错认为自己在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或者新加坡的中心商务区。除开港澳台,上海真真是可以代表全中国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我们在紫色的东方明珠下坐船游黄浦江一圈。船开的很快,然而三十多度的夜晚吹的也是热风。不过比起白天的炙烤和闷热的双重折磨已经是好了许多。从船上看着江两边的霓虹闪烁、人头攒动,倒觉得身在江心的我是一个时光旅人,并听不到人声鼎沸和喧嚣聒噪,耳边传过的只有游船破江而行的水花声。白天漫步街头时觉得自己已然和上海的喧闹融为一体,可到了夜晚乘船,才忽然想起,自己于上海,只是一个背包客。在美国小城居住的我,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的场面。

 

驻足k11艺术中心时很喜欢里面店铺的陈设。然而在这个开销和纽约差不多的城市,我还不能随心所欲地畅买。本想挑选一本摄影书籍背回美国,可这家来自台湾的书店出版的书大多厚重,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到下面一点的楼层,看到有艺术展,便买了票进去。每次去艺术展或者博物馆都能发现新的思绪。这场有意思的艺术展叫Fantasy Access Code & Fantasy Creator。每到一个展厅,工作人员就发给我们一只万花筒,拿来看一些画作或模型。这种从不同角度看日常的理念倒让我感到惊喜。每当写作或作画时灵感枯竭,这也不失为一个找回灵感的好办法。郭培也曾在一个采访中说过,自己设计衣服的灵感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万花筒中的纹案。

这次展览是向意大利小说《奇幻世界里的语法》致敬。看了展览以后倒是对原著也产生了好奇心,可以买来一看。

你能看出来这张画是地球仪吗?

下午去了很多攻略里面推荐的田子坊。然而我们并不买单。千篇一律的精品店,故意抬高的价格和态度轻蔑的服务,让我觉得这里有些许overrated。不过,既然来了就拍拍照吧。

 

还去了兰蔻举办的“宣言幸福”品牌展览。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展馆内也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前来参展的人可以免费试用一系列兰蔻的明星产品,这样大手笔的营销方式应该安利了不少人。

 

上海就是这样一个有活力、国际化、多元化的城市。你喜欢上海吗?

  • Black Facebook Icon
  • Black Twitter Icon
  • Black Pinterest Icon
  • Black Instagram Icon
FOLLOW M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EATURED POSTS
NICE LIL THINGS
ARCHIVE
bottom of page